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法治先锋】区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宫晓凝:用专业判案,为创新撑腰

2017-06-07 党英伟 谭札烽 白云时事

        因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性强、涉及面广、审理难度大,她通过书籍、网络等渠道广猎知识产权知识和经典案例。遇到疑难案件,她喜欢拿出来与其他法官讨论,以求更好的审判效果。她也喜欢走出办公室放松自己寻找判案灵感。她说,要用专业和担当判案,为创新撑腰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 她就是区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宫晓凝。年仅32岁的她,多次获区法院个人嘉奖,2012年至2014年连续3年考核优秀,记区个人三等功,参与撰写的《检视与完善:优化基层法院审判模式的再探索》获评全市法院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、广东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。


宫晓凝。

补专业短板

书籍、网络全渠道广猎知识

        2009年11月,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宫晓凝进入区法院调研科工作,任书记员、助理审判员。2013年3月,她进入民三庭(知识产权庭)工作,任助理审判员,2014年8月至今任民三庭副庭长、审判员。进入民三庭以来,她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,结案1137件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 “知识产权案的不同之处就在于,其当事人以企业为主,专业性强,涉及面广,虽然涉及的标的额不大,但判决的结果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创新驱动力。”宫晓凝到民三庭不久,就感觉出了这个专审知识产权案的民三庭的与众不同之处。她说,知识产权案因其专业性,不仅要求审判人员有法律方面的知识和基础,还要对网络技术、对涉及的国际品牌有专业认识和了解,只有认识准确了,具备的知识产权知识专业了,审判才会更公正公平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 为了弥补自己的专业短板,宫晓凝在工作之余,喜欢利用自己的私人时间学习了解案件相关的品牌信息,搜集一些好的知识产权案例。她的助理杨斐说:“我经常在她的朋友圈看到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新的司法解释、新的案例,遇到好的案例她也会分享给我们。闲暇之余,她也喜欢在网上搜一些相关资料、视频,参加上级法院的座谈会、研讨会。她还喜欢看知识产权方面的书,你看她的办公室,就一书柜的书。”

    

        宫晓凝说,遇到经典案例、疑难案例或者新类型案件,便收集起来,也许对正在办理的案子没什么帮助,但日后遇到类似的案子,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收集习惯,为她的审判工作积累了很多思路和经验。杨斐对自己的这位法官兼学姐,一脸的佩服:“看问题总是一针见血,效率非常高,思维方式也很独特。”



解疑难杂案

多讨论、多思考才有好思路

        “同一权利人起诉一堆被告。”宫晓凝说,这是知识产权案的一个显著特点。比如,在她2015年审结的LV诉讼侵权案中,路易威登马利蒂作为同一权利人,起诉了5个被告。同年审结的联塑公司侵权案中,被告也有两个。一些知名鞋业公司起诉的被告能达数十个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 同一原告,不同被告,这就造成同一原告有不同的案子,这些案子又可能在不同法官手里,这就要求这些法官在审判时有统一的裁判标准。宫晓凝说:“不少案件的被告会在同一地方经营,如果他们集聚在一起讨论,发现‘你判得少我判得多’,就会质疑我们法院的审判标准,所以我们很注重裁判尺度的统一,这就需要多沟通交流。”

    

        遇到疑难案件时,宫晓凝喜欢与其他法官交流,但她表示,即便是交流讨论,首先自己要有初步的裁判考量,再把意见陈述出来,看看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思路,“即使你有两种不同的意见,也要陈述每个意见的理由,因为通常拿出来的案件都是有争议的,通常会有两种意见,所以要看你更倾向于哪种意见,提交出来讨论,会有更好的思路和审判效果。”

    

        宫晓凝告诉记者,因为知识产权的赔偿金额是按照法律的规定,由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的实际获利情况来认定的,但通常这两种情况,当事人很难有办法进行举证,“基本上99%以上的案子都没办法举证证实,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法官综合品牌的知名度、作品创作的难度、作品流行的程度、侵权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认定,使用法定赔偿法,法定赔偿赋予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。”但这个标准,法官也不能乱定,这很大程度上基于法官对品牌的认识。宫晓凝说,这需要平时多看多了解多思考,“你专业了,才能真正为创新撑腰。”

虽多次获得荣誉,宫晓凝却不是经常加班的“拼命三郎”,而是习惯把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分开。

重劳逸结合

不是最拼的,但有审判智慧

       年仅32岁的宫晓凝,不仅多次获区法院个人嘉奖,记区个人三等功,其参与撰写的论文还获评为全市法院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、广东法院学术讨论会优秀奖。有的人禁不住猜想,她应该是经常加班的“拼命三郎”吧?

   

         “重大的案件或者是重大的事情,比较急或者比较赶,我会加班完成,平时加班比较少。”宫晓凝说,她习惯把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分开,平时开庭,询问、调查当事人,写判决,已经处于高压工作状态,需要学会自我调剂,在调剂的过程中也可以思考很多问题,“我很多案子的灵感并不是在办公室坐着想出来的。比如判决书的写法、疑难案子争论的焦点问题,有时在办公室里没思路,但回到家再想反而有灵感,逻辑也比较清晰。”

    

       下班后的宫晓凝,喜欢去健身练瑜伽,周末也会和朋友一起唱歌、跳舞、旅游。杨斐说,宫晓凝跟他一样是个足球迷,“庭长还说她是我们的文艺委员,特别多才多艺。”宫晓凝说,其实有时把自己放松下来,那些坐在办公室挠破头都想不出的问题,反而会有答案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霍姆斯法官有句名言,“法律的生命从来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”。法条是僵化的,审判是有温度的,是需要智慧的。

    

       宫晓凝的同事说,她显然不是区法院最拼的,但她很有审判智慧。她审结的案件作为典型案例,入选了区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;在审判某音乐平台侵权案件时,她根据过往的审判经验,多次促成原告被告双方签订合作协议,形成正常的付费机制;在一起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,她更是用“以判促调”的方式,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,被告在一周内即支付了相关赔偿款项,这也是民三庭结案的“杀手锏”。

文|党英伟

图|谭札烽

编辑|陈会


(本文由“白云时事”原创发布,未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。欢迎分享到朋友圈。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